南岸:整合資源 著力打造“15分鐘家門口科普生態圈”
青少年體驗科普樂趣。長生橋鎮同景社區供圖
南岸區長生橋鎮同景科普示范社區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而建,通過“融合—共建—輻射”的方式,將市、區、鎮三級科普資源優化整合,服務轄區內居民,著力打造“15分鐘家門口科普生態圈”,先后創建全國科普示范社區和重慶市科普示范社區。2024年以聚創“健康”科普社區賦能打造“同景樣板”建設獲重慶市“基層科普行動計劃”資助。
開放式科普圖書館。長生橋鎮同景社區供圖
組織結構網絡化 社區科普“資源充足”
長生橋鎮科協依托“141”基層智治平臺,把科普工作嵌入四級網格(鎮—社區—小區—樓棟)管理體系中,縮短社區科普服務半徑,廣泛開展科學素質專項提升行動,著力打造以“科技志愿服務隊伍為支撐、品牌活動為基礎、媒體賦能為路徑”的社區科普工作體系。
在南岸區科協指導和幫助下,借力全區各級學會組織、高校科研院所、企事業科協站點和鎮科協“三長”資源,組織社區科普大學講師團、青少年科技輔導員、高校科普志愿者、鄉村振興專家團等8支科普志愿服務力量參與社區“科普大講堂”課程設計與授課。不斷吸納轄區各企事業人員和黨員群眾,壯大科技志愿服務隊伍,現有志愿者1000余人,注冊科普中國信息員156人,把科技志愿隊伍建設和服務工作落到實處。
同景社區通過“線上+線下”“常設+定制”“平時+周末”等多元形式,擦亮社區科普大學、全國科普日、健康達人等5個主題科普活動品牌,每年開展“家醫進社區、中醫進社區、紅十字會進社區、科普教育進社區”等健康科普活動,已構建科普活動全員化參與體系。同時,優化社區應急廣播、科普網絡平臺功能,通過科普智能化一體機、LED屏、“家在同景”公眾號發布科普大學課程,展示科普服務活動,宣傳科普相關知識等,構建惠普性科普社區生態。
陣地建設標準化 社區科普“裝備完善”
長生橋鎮科協將社區科普陣地與“社區黨群服務中心”和“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”建設緊密結合,將重慶市科協資助的經費專款專用,通過“基層科普行動計劃”完善和優化科普基礎設施打造,為提升居民科學素養提供優質平臺。
同景社區科普體驗館新增設電磁之奧、哥尼斯堡七橋、音樂特斯拉等科普展教器材,通過科教模型面向青少年群體開展特色科普。新購科普圖書打造了科普教學室、科普活動室各6間,主次干道、校園周邊及15個小區設置6類科普專欄,構筑起社區“科普文化風景線”。
同時,整合優勢資源,將科普陣地打造與“15分鐘家門口科普生態圈”建設緊密結合。在南岸區第三人民醫院、龍門浩職業中心和中鐵珊瑚小學等6家企事業單位黨群服務陣地設置科普角,每季度開展心肺復蘇、太極養生、法治安全等科普教育互動交流活動,積極培養社會認知面廣、群眾認可度高的科普主理人11名,形成多布點、串成線、連成片的科普布局。
根據收到的1000余份居民科普需求調查問卷,設置家庭醫生服務站、中醫科普館、益同護苗坊等5個新型科普空間,為居民提供全鏈條科普服務。
內容打造精準化 社區科普“有的放矢”
近年來,長生橋鎮科協在區科協指導下,利用“全國科普日”“科技活動周”“全國科技工作者日”等主題宣傳活動,大力宣傳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科普知識。
同景社區嚴格按照“課程設置科學化、師資隊伍專業化、學員服務精細化、教學管理精準化”“有固定場地、有醒目標識、有科普書屋、有規章制度、有辦學特色、有經費保障、有檔案記載”的“四化八有”標準建設社區科普大學,推動新時代科普大學教學點建設和高質量發展。
以黨建共建共聯鏈接重醫附二院江南分院等9家區內健康資源,形成社區科普的資源清單和資源庫,每年為轄區居民提供眼科、口腔及心理健康等健康咨詢、中醫調理、心理疏導等健康科普服務100余場。
充分發揮長生橋鎮人大代表之家(同景社區)平臺作用,聽取居民對科普工作意見建議,聚焦群體需求,全年開展針對性和服務性強的消防演習、主題活動及講座200余場。
同景社區自開展“基層科普行動計劃”以來,通過“固定課堂+流動課堂+微課堂”多元模式,進一步推進科普宣傳的廣度和深度。截止到2024年9月,各類科普活動累計參加人數達2.5萬人次,為居民群眾提供了更加多元、優質、有趣的社區科普服務。
來源:長生橋鎮政府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本網專稿
- 重慶通報“酉陽糧食公司銷售大米問題”調查情況
- 人民網重慶10月14日電 (劉政寧、周小平)14日,重慶市市場監管局通報“酉陽縣糧食有限責任公司銷售大米問題”調查核實情況。全文如下: 重慶市委、市政府對群眾實名反映關于“酉陽縣糧食有限責任公司銷售大米問題”一事高度重視,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成專項調查組,抽調45人分6個工作組,采取現場檢查、提取資料、查驗票據、對比臺賬、詢問相關人員、抽檢庫房成品等方式,深入開展調查處置。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