秀山民歌的起源與發展
2024年11月14日12:49 | 來源:人民網-《人民日報》
小字號
2024年5月6日本版報道《重慶秀山縣推動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——青山如筆作畫卷》中提到,秀山民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近日有讀者詢問:秀山民歌的起源是什么?有哪些發展變化、典型特征和其他的代表作?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4年11月14日 15 版)
秀山民歌的源頭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巴渝歌舞。2008年6月,秀山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。據文史資料《風物秀山》記載,秀山民歌有上千首,其中以《黃楊扁擔》《一把菜籽》《豇豆林》等為代表。單是秀山花燈的歌曲就有24大調、1000余首曲子。
秀山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區,其中的民歌按照民族來區分,主要有漢族民歌、土家族民歌和苗族民歌。在流傳過程中,秀山民歌經過不同時期的傳唱加工日積月累、千錘百煉,變得更具生命力。如歷經時代變遷,《黃楊扁擔》在秀山形成了9種不同唱法。9種唱法既有區別,又和諧統一,顯示出它的豐富性。
秀山民歌的形式簡明樸素、短小精悍,易于傳唱,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,豪放的自然藝術之美,對渝、湘、黔地區民歌的研究有著積極的影響和借鑒價值。
(本報記者沈靖然采訪整理)
(責編:秦潔、劉政寧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本網專稿
- 第六屆“中國—東盟法治論壇”在渝舉辦
- 人民網重慶11月13日電(記者胡虹、實習生姜曉軒)12日,第六屆“中國—東盟法治論壇”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。 本次論壇以“促進中國—東盟法治交流合作”為主題,由中國法學會指導,西南政法大學、重慶市法學會、中國法學學術交流中心、重慶市司法局、重慶市商務委員會共同主辦。…